据媒体报道,在扬州宝应一粮贩购买地磅收粮卷走上百万粮款,当地数十户农户损失惨重。宝应是传统的种粮大县,当地有不少靠种地为生的农户。每到收获时节,他们就盼着手中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。可就在前两天,宝应县望直港镇军师村的粮贩子林大桂突然失联,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当地村民上百万的卖粮款,这可都是大家的血汗钱哪!
粮贩子跑路,农户损失惨重
在望直港镇军师村赵庄组,记者见到了心急火燎赶来的几十位农户。他们告诉记者,粮贩林大桂的家中只留下他年过九旬的爷爷,其他人全都下落不明。村民询问林大桂的下落,林大桂的爷爷始终不作回答。
军师村村民曾志告诉记者,他的家里共种了150亩田,当时委托林大桂把小麦卖了,把卖粮款给自己,结果前天就听说林大桂溜了。村民吴长华也说,自己共种了100多亩田,收下来的粮食都卖给了林大桂。
据了解,41岁的林大桂就是军师村人,他不但收粮种粮,还开了间酒楼,是当地有名的小老板。为了收粮,他还专门投资,购买了烘干机、粮仓、地磅、传送带等一系列设施,周边不少农户都跟他合作,供粮七八年的农户不在少数。
村民们介绍,本月4号起,林大桂陆续向村民们收粮,并按照以往惯例,林大桂承诺待粮食出手后再分发粮款。没曾想,粮食收完后,林大桂就销声匿迹了。之后,债主们陆续赶来,大伙这才知道大事不好。一位化肥供应商说,林大桂欠了自己15万的化肥款,听到他溜走的消息后,自己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。另外,林大桂还承包了生产队135亩田,已经两年没给钱,欠下了租金23万。
采访中,记者多次尝试与林大桂联系,但他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。
收购站限量收粮
辛辛苦苦忙了一季,粮食卖了,种粮款却打了水漂,农户们的心情可想而知。可让人不解的是,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粮管所执行保护价,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,当地村民为何还要把粮食卖给粮贩子呢?
望直港镇的粮食收购点距离军师村不过3公里距离,但村民们说,这个站点没有敞开收购,他们的粮食在这里根本脱不了手。
经村民联系,收购点一名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。该工作人员表示,望直港收购点的库容有限,但在10公里范围内,还有獐狮收购点和宝粮集团粮食物流中心两家收粮。不过,比较之后,村民们还是选择了粮贩子。
据了解,今年小麦的收购保护价在每斤1块1毛4左右。虽然粮贩子的收购价每斤要低9分钱,但其中包含了收割、晾晒、转运、出售的一条龙服务,正因为如此,村民们选择了林大桂。
粮贩子跑路后的反思
就因为种种便利,村民们在卖粮时,更愿意选择粮贩子。这也让一些实力较强的粮贩子在粮食收购中掌握了话语权。可他们一旦出什么问题,往往波及面很大。那么,对这些粮贩子该如何加以监管,如何保障种田人的合法利益呢?
记者从军师村村委会证实,林大桂不仅卷走了大量卖粮款,他承包的一百多亩土地也处于抛荒状态。为了减小损失,村委会正在组织村民抢救性栽种水稻,与此同时,当地镇政府也已经介入此事。望直镇宣传委员杨泗凤表示,已经邀请派出所进行专业调查,希望通过各方渠道,积极解决处理这件事。
记者随后从宝应县粮食局了解到,像林大桂这样的个体粮贩,也就是粮食经纪人,全县约有600人。以前,这类人群需要申领专门的粮食收购证,而在2016年后,粮食流通市场放开,个体从事粮食收购,不再需要办理许可证,而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。前不久,宝应氾水镇也有一名粮食经纪人跑路,80多万粮款仍在追讨中。宝应县粮食局监督检查科科长曹曙东介绍,宝应县粮食局每年都会出通告,建议农户把粮食卖到收购主渠道,为避免风险,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做到钱货两清。这样的通告目前来看,效果似乎并不明显。
记者调查发现,近年来,山东、安徽等地粮贩跑路的案件也时有发生,江西、黑龙江等地,还发生过粮贩子使用遥控电子秤诈骗农民的情况。对此,新闻评论员胡钢认为,粮食经纪人活跃了粮食流通环节,但对他们的监管不可或缺,最好为所有粮食经纪人建立诚信档案,对他们的经验资质进行年审。同时,还可以要求这些经纪人缴纳一定的保证金,不但能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,也能推动粮食经纪人这个行业优胜劣汰、健康稳定的发展。
秤砣虽小压千斤。粮食经纪人是粮食收购的轻骑兵,常常能起到主渠道无法起到的作用,但他们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民,只有将他们纳入监管,才能保证农民们的辛苦钱不会付诸东流。